新闻资讯

“真香”政策,让首单加速变N单!

2025/8/26 8:57:51 人评论 次浏览

对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王海的感觉是,“真香!”

21%的税,省了。

他带领海南京润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京润珍珠),今年1月拿下海南珍珠加工制造行业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第一单,企业进口一批珍珠原材料,加工增值内销立减21%的进口关税成本。

1.63万粒珍珠,买了。

海南京润珍珠乘政策东风,对接全球资源,“月月有进口”,“首单”以来共进口珍珠1.63万粒,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享惠首单加速变N单,节约税负成本超过100万元。

惠企好政策,企业爱用常用。

从一域试点扩大至全域应用,试点企业超200家,享惠货值累计突破100亿元……海南加力推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扩围实施,持续释放政策惠企红利,赋能千行百业,激活产业发展澎湃新动能。

“海南好政策,企业新起点”

“海南好政策,企业新起点。”作为海南京润珍珠总经理,王海的职业生涯满是“珍珠”,已在珍珠行业浸淫超过20年。他说,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带给企业全新的发展机遇。

年初的一幕,王海至今难忘。1月10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海水珍珠打“飞的”,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报关入境。他安排专人接机,从机场口岸将货物打包好,快速转运至企业珍珠加工车间。

“南洋金珠,品质上乘。”在车间初次看到这批进口珍珠时,王海捏起一粒实测,借着灯光一过手,一眼就能分辨出珍珠品质。海水珍珠,以粒论价。如何用好,不负璀璨?

图片

海南京润珍珠工人正在分拣作业。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摄

“好珍珠,还需好创意。”海南京润珍珠副总经理林志成介绍,该企业按照“以销定产”原则,根据销售终端一线反馈的实际诉求,由资深珠宝设计师进行创意设计,匠心打磨作品,精准满足目标客户群体需求。

珍珠项链、珍珠吊坠、珍珠手链……匠心生动体现在“一粒一策”上。林志成告诉记者,每一粒严选的海水珍珠,通过私人订制的创意设计,成为消费者极富个性化的特色贴身饰品。

创意加工,珍珠“增值”。1月22日,在海口海关监管下,海南京润珍珠生产的首批海水珍珠产品从海南销往广东市场,总货值8.36万元,企业享受减免关税1.76万元。

这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林志成介绍,成长在海南自贸港,海南京润珍珠完成珍珠加工制造行业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首单业务,创造全国珍珠行业里程碑式新纪录。

从“保税”到“零关税”

从进口到内销,海南京润珍珠仅用时12天,就打通首单业务全流程,将海水珍珠产品推向市场,送往消费者手中。此时,海水珍珠的货物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保税”变为“零关税”。

“来自国外的保税原材料货物,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可以避免占用大量宝贵的流动资金。”王海说,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支持下,企业加工后的珍珠产品销往内地,减免21%的进口关税。“零关税”的珍珠,以更强的成本优势,提升企业开拓市场综合竞争力。

挥别“保税”,进入“零关税”,海水珍珠的状态变化无缝衔接。这得益于一个必要且重要的“魔法变身房”——进口原料库。它面积不大,不到20平方米,却储存着企业进口的所有海水珍珠,是加工增值蜕变之旅的起点。

起初,海南京润珍珠对进口原料库具体标准并不熟悉。而监管场所建设不及时,将直接影响企业政策享惠效率。

“这里就像海关监管区,企业必须接受海关全程监管,海水珍珠的储存、加工、装配作业在指定的场所空间开展。”海口海关所属椰城海关企业管理和保税监管科副科长王诒彬和同事多次深入企业,一对一辅导企业完善监管场所设施设备。

为满足政策监管要求,原料库须是独立的场所空间,和国内原材料储存地进行物理硬隔离,坚决防止国内国外货物混放。王诒彬透露,这个原料库还必须装上高清监控设备,摄像头可360度旋转,设备24小时在线运行,视频素材至少要储存30天,“监控系统接入海关智慧监管系统,确保海关关员可以随时随地监管,这是政策风控的必备要求。”

先立后破,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从今年1月160粒海水珍珠起步,至今7个月,海南京润珍珠的珍珠进口用量就达到1.63万粒,总货值超过500万元,为企业节约了111万元的关税成本。接下来,该企业还将加大海水珍珠进口力度,得益于自贸港优惠政策,一年下来有望省下关税成本约250万元。

政策优势转为产业动能

“头回客”变“回头客”,海南京润珍珠政策享惠“打了个样”。有了示范,越来越多企业跟进,真切尝到政策“甜头”。

兰蒂斯(海南)珠宝有限公司完成海南自贸港首单彩色宝石加工增值免关税业务。走进海口综保区,该公司钻石珠宝加工厂房内,一块块进口的彩色宝石经过分拣、切割、雕刻、打磨、抛光等工序后,出落成一件件晶莹透亮、造型精致的彩色宝石饰品。借助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企业生产的彩色宝石饰品,内销到内地可减免8%的关税。

“每年彩色宝石业务量过千件,货值超千万元。”该公司总经理杨睿介绍,公司持有的ALA彩宝专家是比利时王室御用珠宝商沃尔弗斯的旗下品牌。企业扎根海南自贸港,从境外进口优质彩色宝石,加工制造彩色饰品,在自贸港政策加持下,品牌的特色产品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珍珠、彩色宝石、翡翠玉石……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加速变N单,享惠持续扩容。截至目前,戴比尔斯、宝格丽、谢瑞麟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钻石珠宝品牌及配套企业已在海南落地,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上下游协同着力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新动能。

从最初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到海南省内企业的全覆盖,更多企业参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试点,迎来发展新机遇。据海口海关统计,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实施4年,截至目前内销货值累计超过百亿元,共免征关税约8.1亿元。

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表示,该政策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方向和经营主体的需求,推动海南更好联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聚集全球优质生产要素,促进海南制造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政策享惠行业惠及千行百业,包括粮油加工、医疗器械、钻石珠宝、高性能新材料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助推海南企业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一分钟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最核心的税收管理政策之一。该政策明确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内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在深入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和海南省对封关运作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制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

与现行试点政策相比,封关运作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优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扩大进口料件范围,在此前仅允许保税货物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让企业更容易达到30%的增值率;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对于保税货物经过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制造产生增值的,增值部分可以累计计算,鼓励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记者“首”记

利企政策“磁场效应”凸显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惠及的远不止珠宝业。海南京润珍珠拿下珍珠加工制造行业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第一单后,海南炼化完成首单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海南欣龙完成首单纺织行业加工增值业务……今年以来,更多企业参与加工增值试点,凸显政策的“磁场效应”。

一批优秀企业“领跑”,更多企业提速“跟跑”,推动行业更加繁荣。不论是粮油、肉类加工等传统行业,还是医疗器械、高性能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竞相拥抱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精准适配政策,实打实收获“真金白银”,发展降本增效,也为产业集聚发展注入新动能。

惠及一批企业,助推一批行业。各方要协同加力扩围实施,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持续释放红利,精准浇灌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同时,持续深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着力在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系统功能、风险防控、机制保障等方面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培育更多享惠企业,加速产业集聚,厚植发展优势,打造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金字招牌”。

实践者说

海口海关所属椰城海关企业管理和保税监管科一级行政执法员王英宇:送好“政策红包” 助企发展壮大

今年年初,海南京润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在海南深耕30余年的珍珠加工企业计划开展珍珠加工增值免关税业务,但对政策的细节、账册备案流程还不熟悉。当时,我接到企业的咨询电话,企业经办人急得团团转,向我们提出了下厂一对一业务指导的请求。于是,我便来到企业,全程跟踪生产,反复确认加工料件、成品的型号……持续忙碌了半个月。  

对这次经历,我记忆犹新。打磨车间里,珍珠在抛光机器的快速转动下,表面不断变得光滑亮丽,渐渐散发出柔和的珠光;穿孔台上,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固定珍珠,瞄准好预先的标记,全神贯注地钻孔、穿引,一件件精美的珍珠首饰就这样生产了出来。1月22日,在政企不懈努力下,首批进口珍珠加工产品顺利发往内地市场,产品货值8.36万元,减免关税1.76万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珍珠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业务正式落地。

图片

王英宇(左一)和同事走进海南京润珍珠查看企业生产情况,给予企业政策辅导。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摄

“从担心政策看不懂、用不好,到现在当日就能完成加工增值业务申报通关,海关的全链条护航让我们真正敢投入、能受益!”首单落地后,企业负责人的话语,让我备受鼓舞。为推动企业后续高效享受政策红利,我和同事积极协调沟通解决企业疑难问题,采用“一企一策”方式精准指导,提供“减单证、优流程、降成本”等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在企业申报当日即完成珍珠资料审核及通关放行。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减负红包”精准送达,企业发展底气更足。目前,椰城海关辖区已有2家珍珠加工企业通过加工增值试点审批,并完成相关料件进口手续、开始加工生产,其内销成品包括金G18K海水珍珠耳钉、吊坠、项链、戒指等300余款产品。更多的珍珠加工企业陆续在准备审批资料申请加工增值试点资格。

美好蓝图,实干绘就。我愿继续扎根基层一线,在政策落地的每一个细节里较真,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助力,让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红利像阳光雨露般,精准洒在海南产业土壤上,让更多企业从“敢尝试”到“能壮大”,和自贸港共成长。

“数”说政策红利

政策加力扩围

政策实施范围由洋浦保税港区首先拓展到省内综合保税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再进一步扩大到海南全岛;实施对象从最初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到实现对海南省内企业的全覆盖。

申报审批提速

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加工增值模块,政策的申报、审核、终止退出等业务实现“一网办理”,企业申报要素简化37.5%。企业从申报到获批试点,由以往的2至3个月缩短至18个工作日以内,申报审核时间节约60%至70%。

企业享惠情况

截至2025年7月,海南共有加工增值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123家,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达104.6亿元。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肉类等领域,拓展到医药、医疗器械、钻石珠宝、石化新材料、橡胶、纺织等各类生产制造领域,共免征关税约8.1亿元。

其中,2025年1月至7月,新增享惠货值37.1亿元、同比增长3倍,减免税款约2.7亿元、同比增长2.9倍;应用场景新增10个,累计达到44个。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