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本轮疫情影响,前段时间进出岛航班大量取消,已满养殖期的水产苗种无法快速运送出岛。”就在养殖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经过发改部门及海口江东新区的协调,900余件共计13余吨虾苗顺利搭乘航班飞往南京,养殖企业的难题得以圆满解决。
当下,海口各级各部门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扎实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稳住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增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01 多举措稳企业信心
“疫情期间,物流行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这笔1.9万余元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给了我们很大帮助。”8月22日,海口鑫吉达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玉莲告诉记者,稳岗返还政策让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的关怀,资金从官网公示到实际到账只用了一周时间,政府助企纾困的效率令人惊喜。
海口出台的多项举措让企业对发展充满信心。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海口建立健全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想方设法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努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13条助企纾困解难措施,其中明确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并帮助其积极“走出去”。
“疫情期间,企业受原料价格波动等多个方面影响,面临订单量萎缩、水产品库存压力大的困境。”市市场监管局组成调研组调研海南蔚蓝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明时下面临的困境。
“我们将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存在的难点堵点,鼓励并引导企业内外贸产品满足‘同线同标同质’要求,推动内外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冯毅介绍。
02 下功夫促经济增长
稳住市场主体,就能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邀请各位企业代表座谈,就是想听一听企业目前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而为大家更好地纾困解难。”日前,海口综保区管委会与市市场监管局综保分局在园区举行“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贴心”座谈会,市市场监管局综保分局负责人韩兴光直奔主题,鼓励参会企业代表畅所欲言。
中信建设(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新糖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提出多个问题,各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解答,并承诺办理期限。“企业反映的问题我们会一包到底,尽快解决,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好。”韩兴光说。
让企业舒心的还有金融贴心服务。疫情期间,为进一步做好金融助企纾困,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精准注入金融“活水”,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8月中旬,中国光大银行海口分行得知海口一制药企业的融资需求后,迅速对接企业,主动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绿色通道审批,并在上年度授信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万元额度,迅速为企业批复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
此外,我市各区、各重点园区已相继实施“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疫情期间,服务专员主动精准对接企业,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产业配套等问题,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稳产增产。截至目前,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的海口企业中,已复工复产103家。
本轮疫情海口整体平稳,大部分项目建设也没有停工,海口如何做到“一手打伞、一手干活”,继续深入了解一下
本轮疫情发生后,海口市按照省里工作部署,认真落实“一手打伞,一手干活”要求,坚持一手抓防控疫情,从严从快从细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基层防疫责任,切实提高追阳、流调、收治等环节效率,综合采取全员核酸和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努力解决旅客安全有序离岛问题;坚持一手抓复工复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助力有序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大部分省、市重大项目都不停工。
抓责任落实
按照省里“双统筹”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项目尤其是省市重大投资项目责任机制,靠前服务,努力解决重点项目在物资储备、交通物流、人员封闭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
抓施工安全
严格落实省里关于项目施工现场“四个一律”要求(即:未全程接种疫苗人员一律不得进场、中高风险地区来琼务工人员一律不得进场、体温和健康码异常人员一律不得进场,未实名登记人员一律不得进场)和日常防疫管理相关要求,指导帮助企业储备防疫物资,在部分施工人员较多的项目工地设置核酸检测点,靠前提供服务;组织对项目防疫工作开展暗访,开通建筑工地防疫不到位举报投诉电话,处理通报了一批防疫不到位的工地;全面加强疫情下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抓物资流通
全面落实省、市“双统筹”关于稳经济运行要求,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加大与其他市县沟通协调力度,协助重点企业(项目)解决原材料、重要生产生活物质、防疫物质、施工人员转运等运输问题。
抓要素保障
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目前已有5个项目入选,获得基金额度3.89亿元。加强专项债项目策划,安排2022年专项债提前批16.2亿元,用于支持20个项目建设;第二批62.64亿元,用于支持85个项目建设;第三批已有104个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准备项目清单。
来源: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综合海南日报、海口日报
图片来源于海南日报、网络